阅读,大概是五六岁时从连环画开始的。
能记起的最早的一本是《孙悟空三打白骨精》,是爸爸出差途中买的。给家人捎回来的礼物很多,除了这本连环画外,其它都想不起来了。和现在的精装本比,它要粗糙得多,可那是我当时唯一的一本书了。
上学后,家里订了一些《红小兵》一类的小期刊,上面有漫画、有漂亮的插图。文字都有拼音标注。我经常把白纸蒙在上面,用蜡笔勾绘人物和花卉。有一次,我把一个漂亮的阿姨描下来,大概是龙江颂中的人物吧,在旁边写上妈妈,让母亲看。记得妈当时正在做缝纫,看到后,喜欢的不得了,拿着那幅画,到院里让邻居们看。我说,我长大了,还要娶画上那个阿姨做媳妇。成家后,妈还跟妻子讲这件事,让我还难为情一阵子。
家里的书不多,我也永远也看不够。当时,街道上有位白发老奶奶,摆了个小书摊。放学后,里三层外三层地挤满了小读者们。每本书,按定价的百分这十收费,有一分的,有二分的。我却没有钱,便在人家身后,弯下腰来看。
再大些,会识字了。爸爸给我订了<<中国少年报>>,我对上边的小虎子可熟悉了。光光的头,胖乎乎的,上身永远穿件白衫子,下身穿条黑白相间的条纹裤。他总在做各种各样的好事。那一段,有两个画家做这个栏目,我甚至能看出他们所绘出的小虎子在风格上有什么异同。看了,便对同伴们讲,却不舍得把报纸借出去。怕人家扯烂或弄丢。上边,还有动脑筋爷爷,专门解答一些科普知识;还有小灵通,是报导时事的小记者。记得有一次报纸上讨论“该不该让后进生加入红小兵”,当时我上三年级,便把自己的观点,也写在纸上,寄给了编辑叔叔。发出后,天天等新报,看有没有把我写的议论登出来。
爸在工会上夜校时,办了个借书证,那个图书馆也存有少量的儿童文学书刊,我便吵着让爸爸给我借。这一时期,我看的书可真不少,《向阳院的故事》、《大林和小林》、《木偶奇遇记》、《小灵通漫游未来》,《格林童话》、《一千零一夜》、《安徒生童话》这些书,我便是那时候看的。一遍又一遍,总是反复地读,看完了又给小伙伴们讲,现在还记得故事中的大部分情节。这些书对我的影响很大,从书中我懂得了善良与邪恶、美丽与丑陋。为书中小主人公的命运担忧,为误入歧途的小林和皮诺曹着急。小灵通的故事,当时广播上也讲,每次正到好处时,却戛然而止。我便利用下午上课前的空档,给同学们把故事的悬念解开。
爸自己也要借阅技术书,每次又要用很长时间,我能看到的,远远不够。
班里有个同学叫马均的,家境不错,有许多故事书。可他小气,我软磨硬缠,还是不肯借给我。不知他怎么知道,我家里有很多邮票,是哥哥集的,还有一些是文革时期的珍品。他便提出给他一张邮票,才让我看一本书。当时我傻呀,只觉得这是一个很不错的交换。这样,我又看到了一些好书。说到卫军,他现在是本地区有名的老板,是桑塔那在这个城市唯一的一个零配件供应和维修服务商。也难怪,人家自小就是搞交易的天才。哥哥发现后,已为时太晚,便到爸爸那里告状。可爸只是把这当铸笑话,讲给了同事听。
小学高段,家里订有《科学画报》,邻家一位爷爷还让爸在单位捎带着订<<陕西日报>>.管它看懂看不懂,我只是看。报纸总是我先看完,才给人家。送给人家,总是要快睡觉了。仅管这样,爷爷还是每次都要表扬我。
我买的第一本书,是凡尔那的《从地球到月亮》.我记得是五毛二分钱,是攒了很时间才攒够的。当时,酱油卖八分,醋是七分,妈总是给我一毛钱,剩下的二分三分我便把它存起来。我也不是有目的冲那本书去。我一边算计价钱,一边还要挑本好书,最后便选了它。当时,那位售书的叔叔还善意的问我,是不是能看懂。说实话,单就那长长的人名和地名就把我难住了。即然狠了心买了它,我便反复看。现在还记得书中的内容。
中学后,爸爸不让我看这些闲书了,老师也不让看。记得,我有一段把书藏在枕头底下,等爸爸睡着后,拿着手灯钻到被窝里看。
上了大学,有机会看更多的书了,专业要求有些篇章还要精读,又是作业,又是论文的,我却只是应付了事。看过了,写过了,便丢在了脑后。上网聊天时,一位有学问的大姐,给我一谈起外国文学,我便心虚。到了普希多和拜伦,我更是张口结舌,羞愧的要命。后来大姐又提到了高玉宝和高尔基,我才能应付几下。高玉宝的同名小说,我很小便看了原著,高尔基的人间三部曲,我虽是看的连环画,也总算知道。这时候才懂得了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道理。^_^以后,真要认认真真读点书才对。可,还能象儿时那样痴迷吗?